特瓷卫浴|卫浴间里的那些事,比你想象精彩多了!
人的需求层次总是在不断的提高,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对卫浴产品便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卫浴产品产生了那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八一八吧!
马桶的那些事
马桶の历史
汉代: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以被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后来便了称呼唤作“马桶”。
清朝:到了清朝,除了没有现代 马桶的冲水功能,马桶其他基本功能都已经齐备。
1885年:第一个陶瓷马桶在英国诞生,堪称马桶改革的分水岭。
20世纪60年代:抽水马桶开始在欧美流行,并逐渐传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呆在厕所的时间
根据世界厕所组织(是的,真的有这样一个组织….)提供的数字,每个人每天上厕所大约6次,一年约2500次,合计起来人一辈子差不多有2年时间呆在厕所。
落差最大的厕所
落差的最大的厕所位于西藏布达拉宫,高达178米,并且只有蹲坑,坑深达50多米,相当于10多层楼高。
浴缸的那些事
浴缸の发展
秦汉时期-浴缸前身浴桶,曾是达官贵人的专属用品,平民百姓如果私自在家使用,恐遭断头之灾。最早的浴桶都是木质,易腐烂,很快就被大理石桶取代。
十八世纪-金属浴缸开始流行,材料是红土镀锡,可以用柴火调节水温,泡澡更加舒适。
现代浴缸--独立浴缸的材料开始由木质变成铸铁、陶瓷、钢板、亚克力等,功能也大大增加,比如智能多媒体功能、按摩保温功能等,这些功能不但大大地提升了浴缸的品味,而且大大提升了洗浴的乐趣和舒适度。
扒浴缸大赛
香港龙舟嘉年华上,曾用浴缸代替龙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扒”浴缸大赛。
浴缸为科学作贡献
公元前245年,为了节日,工匠们提前做好皇冠。国王怀疑造假,令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是否纯金,但不能破坏皇冠。阿基米德在在浴缸里苦思冥想,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密度。做了实验,证实皇冠是掺假,这便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的过程。
面盆的那些事
面盆の演变
原始社会—石盆,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就会把石器做成各种工具。当然,石器也可以作为盥洗的工具,这也可以理解面盆的一种。
唐朝—青铜盆,唐太宗的名言是"以古为镜,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其实在唐朝不仅以铜为镜子,而且还可以做面盆,跟实木面盆架搭配,充满了中国风的气息。
明清—青花瓷盆,青花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在当时青花瓷的面盆已经非常普遍了。
80年代—塑料,搪瓷盆,80年代的婚礼,红色樟木箱、红色木马桶、脸盆、自家打的棉被……这些便是那个年代的经典嫁妆。在这个时候不仅有铁面盆,还出现了塑料面盆,它们更加轻便而且不会生锈。
现代—多种材质,用于洗脸,洗手的瓷盆。台盆又分为台上盆和台下盆两种。在未来面盆将会将节水、绿色、装饰、清洁卫生、时尚化集于一体的趋势发展。
“脸盆”滑雪
每年莫斯科都会举行“脸盆”滑雪大赛,虽然奖品只是洗衣机一台,但是人们依旧乐此不疲。
没想到身边的都卫浴产品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想知道更多的家居知识吗?请持续关注特瓷卫浴喔!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