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正是“使用”孩子的好时期?
美好的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不少家长趁着假期,让孩子参与做家务,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真实情况往往不尽人意,孩子不但没完成好,最后还要家长来收拾残局,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做好家务呢?
01 挑选适合的家务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各年龄阶段的孩子,体力、动作技巧、耐心均不相同。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侵删)
应根据当前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状况
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家务劳动,不宜超过能力范围,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心理。
02共同制定家务日历/清单
做家务劳动看着简单,他包含了对时间管理的掌控,条理性,以及多任务的统筹规划。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务日历/清单,明确每位家庭成员的家务安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列好每日/每周的劳动项目,完成时间、是否完成以及奖惩方式,不宜将零用钱与做家务挂钩。处理不好容易起反作用,在人人都参与劳动的氛围,潜移默化中激发孩子主动参与家务。
03将家务分解并做好指引
一个模糊的指令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如“把这收拾干净”),家长在布置家务时,应向孩子表达清楚一项家务包含哪些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提前做好指引和示范动作,家长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有利于孩子养成认真做事的品质。
04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家务劳动往往是机械重复的,对于孩子而言,重复做某件事,孩子会容易感到乏味。

JY68563浴室柜
采用开放式+抽屉式储物柜组合

(图片来源于:中宇卫浴官网,侵删)
让孩子通过对物品与空间的梳理,在不断取舍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边界感和方向感,学会分区整理和摆放物品的思维。
丰富的物质、众多的关爱,构成了孩子的幸福童年,但是,孩子终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基本的生存技能,受疫情影响不宜出门度假,不妨给孩子一个居家自我提升的机会。
(文章来源于对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