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打牌解压 经济低迷持续期拉长
伴随市场低迷,国内卫浴行业已从以往尚存理性的价格战演变为“为销而销”的恶性价格战。在今年的市场情况调查中,不少企业这样告诉我们,总体销量呈增长势头,差一点的10%,好一点的还有30%,但是总体利润额却在下降。
实际上,这几年,卫浴产品的成本一直快速上升,从人力成本、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到成本都在上升,但是很多卫浴商家的价格却在下降,怕是三岁小孩都算得出这是不是一笔赔本买卖。但面对国内成千上万家卫浴制造商,它们中的许多规模小,资金短缺,主营产品附加值低。一旦生产能力过剩,这些企业为了追求销售量,保住销售收入水平,又怎会不惜血本降低价格?但这看似热热闹闹的团购会、盛宴,究竟带给企业、带给行业的又是什么样的未来?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价格战越打越凶,只能说明企业缺乏真正的竞争力,在粗放式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不能给顾客提供更多价值,只能。许多中国企业的营销特点就是不擅长组合拳,只会拳打脚踢。”而“在不停的价格战中,消费者的预期在改变,原打算后再去购买,但刚买来,发现价格又降了。几轮下来,消费者都在观望,销量上不去,市场停滞起来。”
由此,消费者、经销商、供应商都将被牵连其中,企业更会因此四面受敌,最终受损的则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对此,陆雄文补充说明,公司经营需要固定成本,这依赖于财务体系的支撑,如果价格和成本相差无几,利润有限,想打价格战的企业先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坚持下来,把其他竞争者挤出去,再进行整合……
因为一线城市卫浴市场基本饱和,再加上现在的限购令、调控,无论卫浴洁具如何,消费者没有太多购买的。再加上卫浴洁具属于耐用消费品,如果不是出现质量或者其他问题,很难说服他们重新更换洁具。
如果说在现阶段,团购会、会还能带动一批前期置房或有改善需求的消费者购买洁具的意愿,那么当经济低迷持续期拉长,购买人群越来越少,薄利多销也无法维持了,卫浴企业又该如何自处?而卫浴行业又将走向何方?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卫浴人深思。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