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六大技术革新促进陶瓷行业节能减排
长期以来,我国的陶瓷行业被冠以“三高产业”的恶名而饱受差评,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绿色低碳已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而陶瓷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能源,而且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地解决,俨然成为陶瓷行业成为“三高产业”的主因。这也致使不少人认为中国陶瓷产业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趋紧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陶瓷企业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摆脱“三高”之名而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陆续研制出各项节能减排技术,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陶瓷薄板技术
面临反倾销和限制出口等趋势,瓷砖出口占全国75%的佛山陶瓷行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中外合资提升品牌力以及研制薄板等新品,以更高端形象赢得新市场成为一种趋势。陶瓷薄板是一个伟大的陶瓷科技创新,采用世界先进的特种陶瓷科学生产技术,专业生产仅有4.8毫米厚的大规格陶瓷薄板。单位面积建筑陶瓷材料重量初步估算比传统同规格产品可降低1倍以上,节约60%以上的原料资源,降低综合能耗50%以上。陶瓷薄板的应用是对传统的建筑陶瓷和传统的饰面材料进行革命性替代,并且能够体现出对传统的建筑陶瓷和传统的饰面材料的优势优点。防火,防潮,防霉,环保耐用,节约成本,节约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内外墙空间装饰、车站、机场、地铁等各种场合装饰。采用最流行的时尚经典设计元素,不但满足设计师以及建筑美学的要求,为建筑提供“新的皮肤”。
陶瓷薄板代表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国内仅有几家在生产销售。正是因为技术先进,陶瓷薄板相关的标准问题就成为建筑陶瓷薄板这种新型材料的最大困扰。目前国家标准只有陶瓷板行业标准(编号为GJ/T172-2009),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但这一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仅为行业推荐性标准。有的企业把这个标准套用在陶瓷薄板上使用,结果就造成了国家标准不及国际标准一半的尴尬。如果以“陶瓷板”这个标准来套用衡量,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陶瓷薄板都是不合格产品了。欧洲一向是中国陶企重要的阵地。虽然受欧盟对华建筑类陶瓷产品反倾销案初裁的影响,但国内企业并不轻言放弃。套用不合适的陶瓷板国家标准只会拖累陶瓷薄板生产技术升级,错误的标准让技术先进的企业集体面临尴尬:如此标准生产出的中国陶瓷薄板比欧洲最低标准还差0.5mm,彻底跟欧洲市场说再见。
二、固体废弃物制砖技术
我国建筑物墙体材料企业约有10万家,产值接近建材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每年生产各类墙体材料约11000亿标块,其中实心粘土砖是应用量最大的墙体材料,总产量约6600亿标块,占总量的60%。实心粘土砖的生产每年用土量约13亿m3,相当于毁田95万亩,每年生产粘土砖消耗的标准煤约9240多万吨。
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供的材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新建筑中,95%仍旧属于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27.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国家的3倍左右。
国家《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规划》要求,2010年在全国主要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根据预测,实心粘土砖以目前产量每降低1%,就会为新型墙体材料装备市场带来近15亿元的市场增量。国家政策导向为新型墙体材料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科达机电开发的蒸压粉煤灰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成套工艺设备和陶瓷废渣生产高档透水砖成套工艺设备,解决了节约良田、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建筑物节能这一“三难”问题。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