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家遇上马桶,碰撞出的艺术火花!
你见过艺术家和马桶搭配吗?
谁会想到每天如厕时的工具
也能如此文艺
创作者们理想化的马桶原来是这样的
Tony Soulié(法国)
Tony是法国当代绘画及摄影装置艺术的大师,他运用了最为古典的法国现代主义绘画的风格创作的是有古典精神的《马桶方阵》,色彩是典型的法兰西风格,热情奔放而又不失典雅。
《看不见的》
Eric Liot(法国)
Bernard Pras(法国)
法国装置艺术家Bernard,他的作品包含具像与抽象的两个方面,他通过散布的物件构成一件具体的形象,而此次则将众多的陶瓷容器变成了平面的“画布”,通过投影方式把一组无序的洁具组合在一起,“安全生产”成为了他作品的纽带和中心。让人在无序中感受到有序,在有序中又体会到无限的自由。
魏华(中国)
魏华运用了最典型的中国青花,并用最中国的绘画方式??线条,绘制了一组马桶方阵《泉》。排泄之“泉”与精神之“泉”在形式上并没有不同,只是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他认为,我们的所谓创作又何尝不是我们精神的排泄之物呢?而他的另一件作品《脸?六一儿童节》选取了非常阳光的帅哥形象,用十个面盆构成一张大脸,并随机下载六一当天网络报纸图片等,利用丝网印刷在面盆而烧成,呈现就成为他作品的唯一目的。
Till Haenel(瑞士)
策划者想通过最为实用的工业产品,让艺术家们去畅游,这种精神的畅游也必将带给洁具的创造更加多元的呈现,我们的改变已不仅仅是洁具色彩的变化,不仅仅注入的是某种文化的符号,而是通过对洁具的改造增加了我的思考,我们提醒着人们在更为宏观的位置上俯视着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