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活动没有单?这些手段都用了吗?
建材品牌联盟现在已经成为家居建材业常态化的促销方式。因为其操作分摊成本低、资源可共享等诸多优势让部分早期形成的品牌联盟尝到甜头。由于品牌联盟的松散性、无固定组织性、模式可复制导致市场混乱,现在很多家居建材联盟,活动也做了不少,但是,效果越来越差,订单越来越少,甚至连活动经费都赚不回来的品牌都大有人在。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中陶根据自身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活动订单变少了?
不是因为活动的模式已经落伍了,归根到底的因为:活动现场“真正的客户”少了。别看现场黑压压的人群,那是来领礼品的,凑热闹的,来学习如何做活动的,不一而足。而真正有需求的,需要买家居建材的“客户”到底有多少呢?有需求才能引导需求,让客户占到便宜,现场下单;都是没有需求的人,就是再低的价格,再强的砍价师,也没有任何办法,客户依然岿然动,把你当笑话看。
所以,为了保证活动的成功,我们必须花费十二分的力气,找到真正有需求的客户,然后进行数据管理,让那些在联盟混日子的品牌和个人彻底“现形”,逼迫他们将更多更好的资源分享出来,真正达到联盟“资源”共享的目的,使联盟每一个品牌都享受到品牌联盟带来的利益,这样,联盟才能有效并将长期存在下去!
那么,我们应该考核哪些指标(KPI)呢?
1、集客数
也就是通常称的“售卡数”。预约客户的数量决定最终成交订单,有效集客数与订单比通常在0.8:1。
2、预约数
爆破活动前最终确定亲临现场的客户数量。预约数与订单比一般为1:1。
3、签到率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场客流量。由于一般活动均有礼品预约,签到率仅能保证促销层面“人气”方面的召集。
4、下定率
前期集客完成,现场让客户动心“花银子”的有效客户数量比率,也就是最终订单是由多少户业主完成的。
5、总订单
活动爆破实际完成的订单总数合计是多少。
6、自签率
自己售出的卡,在本品牌下定的单量占自己总售卡量的百分比,能反映出自己有效客户的数量。
7、自产订单
通过自己品牌努力集客,完成全场订单的有效比率是多少。
8、联盟订单
通过“联盟”集结,产生的化学效益给到各个品牌的联动下订单。
9、联盟贡献率
各个品牌在全场实际总订单的贡献指标的排名,也就意味哪些品牌需要出局。
10、个人联盟贡献值
参与此次活动各个品牌成员实际个人贡献的指标,实际每个人员应该领取的奖金数额。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