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利用成本太高 循环经济为陶卫行业送福音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据了解,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卫生洁具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3,日用陶瓷占世界总量的60%。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土地被征用,致使我国的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如果陶瓷卫浴企业依然把固体废物敲碎填埋,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没有多大利益。其实废瓷是可以通过碾压,添加一些化学原料二次利用的,但是成本太高,加上现在的原料还比较容易购买,企业不会去买那种加工过,售价高的原料。因此许多建陶企业直接放弃废瓷等固体废物的二次利用做法,也不会购买处理过的原料。
“有一些除粉厂会免费回收,把废瓷打碎加一些化学物质二次利用,但是不能加太多的瓷粉,加多了就只能做广场砖,比如恒宇陶瓷就有把废瓷二次利用生产广场砖,哪怕拿来做马桶的原料也是不能加太多,加多了就可能失去黏性。但是把废瓷碾压打碎需要耗费大量电量,平均下来并没有多划算。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内部消化的废瓷数量并不大,而且破碎成本有时比买回的原料还贵。二次利用的原料可朔性比较小,与直接购买的原料相比既没有成本优势又没有技术优势。
由于许多陶瓷生产企业对废料利用的意识不高,加上技术和成本原因,使得废瓷利用产业一时无法做大。企业面临的尴尬现状是一方面,废瓷等固体废物被随意处置或简单填埋,占地又污染,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而另一方面,有处置能力的废瓷再生的企业却因成本问题,面临着无法全面实现废瓷回收利用的生存窘境。
循环经济给陶卫企业送福音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传统陶卫行业被认为是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也是传统经济的代表。因此陶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废料问题,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需要政府密切关注的。近几年来,企业和政府也通过努力,在节能减排、废瓷利用等环节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尝试,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它将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保障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凸现出当地科学发展观的强弱。循环经济对于众多陶卫企业,无疑是一大福音。
陶卫企业如何减少废瓷污染、实现废瓷的综合利用以及节省矿物原料等,已经成为保持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迫切头等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