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漫天喊价 购买合同十分重要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市民赵先生在热线中反映说,设计师带着看瓷砖的时候,厂家说优惠后的价格是78元,当时自己还挺高兴,可后来自己又去了一趟,价格竟然只有45元。诸如此类的事情让赵先生感觉很不舒服,于是决定与装修公司解约。这时,赵先生才发现,当初与装修公司签合同时,自己根本没有看,草率地签了字,这就面临违约扣款。“是他们存在问题我才要求解约的。”赵先生说。昨日,记者联系到了这家装饰公司,对方表示将与赵先生沟通解决。
赵先生提醒其他消费者,在签合同前一定要看好合同条款,并提出对商家违约的规定,不能只单方面约束消费者。
装修合同看仔细
留存好消费凭证
针对昨日热线中反映的装修和家具消费陷阱,工商12315指挥中心李杰等工作人员提醒说,前期设计、水电改造、木工、地板、家具、装饰等,家装流程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消费,建议业主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到建材市场转一转,了解装修材料行情,最好自己购买材料。如果由装修公司负责材料,一定要在签订合同时,约定好材料品牌、品名甚至型号,并查验材料的购买发票及合格证。对于装修公司提供的主材品牌,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查询查证,确定其是否为质量较好的品牌,以保证质量。
装修要选择正规公司,确保售后服务,自己也别当甩手掌柜,随时监督施工进展,并留存好消费凭证。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尽量压低前期付款比例,加大验工后付款比例,便于自己掌握主动权。如果遭遇设计师推荐的价格高得不正常的建材商品,一定要谨慎防范其中可能存在的暴利回扣,甚至可以建议更换品牌。
另外,一旦房屋装修后出现问题,可按照新《消法》第23条规定的:耐用商品或装修装饰等服务六个月的举证责任倒置,即新装好的房子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找装饰公司承担举证责任,更便于消费者维权。
晚报联合石家庄市***12315指挥中心共同推出的“月月3·15”行动,下次热线值守时间为5月15日,届时,石市***12315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和本报记者将再度与您相约,在线提供消费维权帮助。
业内揭秘
提防家装隐形陷阱
■“加价”陷阱:装修预算到最终花费差出好几倍
“我家装修从刚开始设计师估算的五万,到最后全部装修结束整整干了14万多”。昨日张先生等多位消费者打进热线,反映家装公司所谓的装修费用往往会超出很多。
■“名牌”陷阱:没有大牌只有伪名牌
装修建材市场上的各类建材和家具,不但品牌繁杂,且有些品牌名称标识的相似度极高,甚至同样是同一个品牌,不同的型号,差价就能达到好几倍不等。
■“回扣”陷阱:返点提成一个都不能少
装修公司、业务员与装饰材料、家具经销商有合作,拿返点、提成,这几乎都是家装行业“公开的秘密”了。所以当装修设计师带您去选材料时,所谓的合作优惠价,其实往往会比消费者自己砍完的价格还要高。
■“质量”陷阱:产品偷梁换柱质量差异大
同样的品牌,供家装的质量往往就比专供工装的商品质量好。一些家装建材公司报价时只写品牌,不注明是哪种类型哪种规格,误导客户以为只要是名牌就一定是好东西。
(转自石家庄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