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卡难消除 智能卫浴普及还有“硬仗”要打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年来,智能卫浴概念被炒得火热,可消费者的反应却与企业的期待相差甚远。现下,智能卫浴生产企业日渐增多,但市场普及率却始终未见大起色,归根结底,还是行业标准不统一、产品实用性不强、价格过高等原因所致。看来,智能卫浴的普及路上还有“硬仗”要打。
三大关卡难消除 智能卫浴普及还有“硬仗”要打(图片来自网络)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过去一年,传统家电厂商如海尔、美的、格力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智能化的转型,海尔不厌其烦地向业界和大众阐述“U+”智慧生活平台计划,美的和小米联姻推出多款智能家电。
而卫浴行业的智能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个市场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似乎是“花钱买未来”。现今的智能卫浴产品,大多都是各家自成体系,都想做行业的标准。专家表示,智能卫浴产品要普及必须解决标准问题。因为行业标准不统一,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各自发展,造成各自产品不具兼容性,这让很多用户抓狂。
产品不成熟 实用性不够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智能卫浴,本身就是想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目前来说,市场上的产品仍然不够成熟,实用性不够,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强烈。有不少用户抱怨,产品虽然看起来像是高科技,但实用性较差,操作复杂,功能不切合需求,交互设计缺乏人性化。专家分析认为,用户在大多数智能卫浴中体验不到智能化高科技有什么特别的作用,有些智能系统反而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结果不少用户就把那些所谓的智能化停用,让产品最终沦为不合理又碍眼的“高科技摆设”。而且智能卫浴的安全也是一大隐患,导致消费者再次购买的动力不足。
产品成本、消费价格偏高
这里成本指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价格成本,还有用户使用后产生的成本。许多从业人士表示,智能卫浴销售后期需要长期维护,而这部分费用很高,很多厂家不能担负,对于安装后的价位,普通消费者也没办法接受。
相比于普通的卫浴,智能卫浴的制作流程更为复杂,因此,需要更多的生产成本以及更大的研发团队,而一般的中小卫浴企业不具备这个能力。智能卫浴偏高的价格,使得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消费者只能“望洋兴叹”。而有购买能力的高端人群,大多为中年群体,对“智能”概念并不感冒。
在克服这三大难关时,其路漫漫远兮,卫浴企业仍需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