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劳动力供求失衡 卫浴企业积极抵御用工荒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人才才是企业的根本保障,企业的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硬件之外,必须靠着人才去启动这些东西。正所谓软硬结合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拥有一批稳定熟练的工作人员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能够起到一种群示性效果而使得更多优秀人才入驻企业。
沿海劳动力供求失衡 卫浴企业积极抵御用工荒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被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却又一些卫浴陶瓷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现象。一方面由于陶卫行业生产环境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差,要长期与尘埃打交道,很可能会因为吸入过多的灰尘而导致一些肺部疾病。因此,很多工人为了健康着想,宁愿去做一些其他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与缺乏稳定的工人有关。很少见到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时间超过三年的工人群体。
众所周知,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浮出水面,我国农村“人口红利”时代已结束,这个最大的普通劳动力蓄水池已经干涸,新生一代的“80”后,“90”后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他们不愿意像父辈那样如“牛”一般从事那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尤其是不体面的工作,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加上内地及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城市经济差距的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更愿意留在家乡打工,由此造成沿海经济地区劳动力供求市场的日渐不平衡。因此,“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国是世界卫浴陶瓷大国,但生产工艺却比不了外国。譬如国内一条瓷砖生产线与国际先进水平意大利相比,用工数量是人家的好几倍,这就是差距。2010年一家知名陶瓷卫浴企业因数百名一线员工查出尘肺病导致企业付出高昂的成本,就为陶瓷企业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的用工现状敲响了警钟。这样的事实表明我国陶瓷或者其他行业都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工艺、引进自动化设备等手段,逐步减少对普通用工数量的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结构、用工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外,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做好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那些普通员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他们通过岗位培训、学习与调整,能够适应企业用工条件的变化,达到“学有所用,专业对口”的目的。在实现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企业都应该纠正过去那种一味靠高薪引进人才的“拿来主义”观念和做法,而应该有自己的人力资源战略,达到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目的,使劳动力结构尽可能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相适应。只有这些,才能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落到实处,由此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与“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从整体上推动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整体水平的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