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事故频发 医生:过饱、过饥时不宜洗澡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年来,浴室事故频发。老人摔倒、淋浴房爆炸、玻璃门破裂……种种事故,人们在质疑卫浴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浴室里的安全隐患感到焦虑。然而,这些安全隐患不仅仅来源于卫浴产品,也与身体状况和淋浴时间有关。
浴室事故频发 医生:过饱、过饥时不宜洗澡
水温室温过高 70老人泡澡晕倒
近日,72岁的刘老伯独自一人到浴室洗浴。室内很温暖,大池里的水滚烫得恰到好处,刘老伯泡着泡着,全身松弛下来,又过了一会,他感到气闷,头昏昏沉沉,正欲起身突然就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医生表示,“浴晕”主要是由于过高的水温和室温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导致心脑血管系统供血不足,轻者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的症状,重者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刘老伯本身血压就有点高,再加上浴室缺氧,最后脑供血不足引发的昏迷。
空腹冲澡 女大学生昏迷
就在当晚,一个女大学生,在寝室的卫生间里冲澡时,突然头晕目眩,一头栽在地上,肿起一个包。女学生的室友称,患者平时身体就不太好,这次冲澡前她也没吃东西,空腹洗到一半就出事了。
医生表示说:“空腹洗澡很不科学,因为洗澡本身就消耗体力,再加上小小卫生间里空气不流通,容易缺氧,两项因素加起来可能会导致洗澡者出现昏迷。”
医生:不要在过饱、过饥时洗澡
医生建议,如果在公共浴室洗澡,要不时到休息室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在家淋浴时,水温不宜太高,时间不要过长,洗时可以打开窗户留条缝。如果洗澡期间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立即停止洗澡,马上休息,如果几分钟不能恢复,应立刻到医院检查,以防意外发生。
另外,医生还提醒,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的人群冬天洗澡时,不要锁死浴室的门,洗澡时最好家里有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请求帮助。可以在洗澡前喝1杯热水,补充全身血液容量,洗完再喝1杯温水等热饮,及时补充流失水分。走出浴室前一定要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不要在过饱、过饥、饮酒后、过度疲劳和紧张时洗澡,血压过高时也不宜洗澡。
(来源:腾讯网·亚太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