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产业链上市企业 遭遇股市“围城”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多年来,乘着庞大市场需求与超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这股东风,国内卫浴企业呈现出“野蛮生长”的发展态势,大量的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10余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型企业。然而,从历年来卫浴企业上市的经历来看,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大都风生水起的发展模式相比,卫浴行业上市企业可谓命运多舛,不少企业陷入被摘牌、退市等境地。虽然在中国卫浴产业链内并不缺乏成功的上市企业,但这毕竟只是所有上市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少数派。
卫浴产业链上市企业 遭遇股市“围城”(图片来自网络)
在“光环”的背后,是股市存在的巨大风险
作为“强者”的象征,企业上市不但可以巩固品牌形象,更能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这也让谋求企业上市成为了众多行业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光环”的背后,是股市存在的巨大风险。即便如此,行业内仍有许多企业不断在为企业上市谋划准备着,尤其是在2010年整个建筑卫生陶瓷领域就有5家企业成功上市。对于上市而言,行业众多企业有着全然不同的理解。上市对行业企业而言,已然铸成一座“围城”,少数人在城内受尽冷暖酸楚,多数人则在城外看遍风光万千。
“宿命”
多年来,中国卫浴产业链之内的上市卫浴企业,许多都陷入了“上市后销售业绩下滑或股市表现不振”的窘境,2013年12月9日,东鹏控股在香港主板上市,两年多来虽然东鹏公司每年的销售业绩都取得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股票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却并没有如公司的发展势头那般迅猛。由于公司股票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东鹏控股于2016年1月31日递交了私有化报告,报告中表示有风投公司邀约商讨东鹏控股私有化进程,并于2月3日发出公告。公告显示,**何新明与Max Glory“联席要约方”已接洽公司,建议透过协议计划就私有化提出附带前提条件的可能收购建议,每股注销价下限4.48元,较停牌前溢价31.76%。目前,何新明与Max Glory分别持有公司股本31.07%及7.72%。据了解,东鹏控股股票停牌价格为3.40元,于2016年2月4日复牌。当日涨幅最高为23%,收盘于3.92元,涨幅为15.29%。
股市“围城”
中国的卫浴行业,总体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的局面,虽然行业巨头林立,但真正意义上的寡头仍没有出现,至今为止仍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因此本行业严格来说相对于同行而言存在“大企业”,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出现。多年来,行业知名企业在上市后,无法突破市场占有率10%的瓶颈,成为了上市卫浴企业陷入“上市后销售业绩下滑或股市表现不振”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股票涨与跌的基本原理就资金的流入与流出,资金流入越大,股票上涨概率越大;资金流出越多,股票下跌概率也就越大,而决定资金流入的重要因素就是关注度。
因此,众多上市卫浴在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尽人意就不足为奇了。
企业上市,对其而言意味着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壮大降低了融资成本。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上市则意味着一切经营数据、计划的透明与公开,企业销售数据、利润状况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企业运营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长期以来中国建陶产业内的企业几乎都是一个个“封闭王国”,而上市后的操作模式很显然无形中都加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在上市之后如果无法将上市的优势发挥出来,反而会受上市所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尹虹表示,正因为上市有利有弊,在中国建陶产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除了即使具备上市条件亦对上市无动于衷的企业之外,为了获得上市的“益处”,有企业在不断创造条件谋求上市;还有企业在成功上市之后切身体会到了上市带来的“弊病”,又想退市。
资本市场对卫浴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似乎成为了一座“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