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含铅门” 行业规范是关键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7月14日,上海电视台的《七分之一》栏目的报道:通过对13个龙头样品进行32小时的实验,发现其中9个品牌的龙头浸泡水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多为国内知名品牌,最严重的超标达34倍之多。这则资讯在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纷纷质疑,甚至有人称之为“毒龙头”事件而与“毒奶粉”相提并论。
7月31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卫浴分会、淋浴房分会2013年理事会会议在广东开平召开。会议上,全部主题都集中在所谓的“含铅门”事件,很明显,“含铅门”事件已经成为卫浴行业的热议话题,人们都在揣测着“含铅门”事件的偶然与必然,似乎“含铅门”事件后面还蕴藏着不少故事。
“含铅门”事件中,69.23%铜合金水龙头样品浸泡水铅含量超标,而且大多是品牌产品。在这样的测试结果面前,可能不少人看到的仅是震撼,但我还是有些疑惑,首先主事记者在专业方面是业余的,大学实验室应该没有足够的质检资质,这种对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的“质量”事件是否有必要经过更严谨的、更权威的检测确认之后方可发布。在我看来,这样的检测结果,必须经过必要验证之后再发布,如:针对同样的样品,再通过国家建材五金水暖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或相应的国家质检机构)进行平行性检测,有必要时还要进行有第三方监督的“双盲试验”。彻底避免2010年的紫砂煲事件重演,而严重伤害行业。
“含铅门”事件,将铅对人体危害的问题再次放在公众的面前,人们对工业产品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的诉求,是社会的进步。也提醒我们应该开展铜合金“铅”析出的相关基础研究,定量了解铜合金水龙头铅析出的机理与影响,制定合理可行的行业控制标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标准的先进性,而对行业提出过于苛刻的标准要求。“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可以说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工业产品的质量问题,相应的标准与精确的检测数据是真正的判据。“含铅门”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必须严格完善行业标准与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在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真相,所谓“宁被正相伤害,而不要谎言安慰”,但这个真相必须是真实的真相,而不是幻相。因此对于重大(影响人民生活或影响行业发展)质量问题发布有必要建立发布程序预案,确保相关真相无瑕可击。
目前我们使用的水龙头主要有铜合金质、不锈钢质、塑料质。7月31日的理事会会议还提出,国家建材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应该全面测试铜合金质、不锈钢质、塑料质水龙头的毒性,正确评价各种水龙头的材质特性。(来源:搜狐焦点家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