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联盟在装修淡季兴起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联盟似乎在各行各业都不稀奇,但往往会引起一番议论的狂潮,尤其是“强+强”的营销,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竞争对手带来很大的冲击。几年前,联盟的营销模式就在家居行业兴起过,但真正形成气候并掀起全行业“合伙”的浪潮还是从去年开始。去年7月22日的一场十大品牌大腕联盟是最成功的一场联盟活动,吸引近万人参加,签单率也极高,这给“合伙”结盟的家居品牌强烈信心。所以,今年,不少家居品牌仍然选择联盟作战。
与去年相比,今年很多“杂牌”的家居联盟少了,多数家居联盟的门槛要求高了,去年还会吸纳一线品牌的联盟今年全部要求是一线品牌,同时要在市场上有号召力,在行动上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多数联盟开始选择长线作战,提高联盟的“寿命”,努力扩大联盟的品牌效应,而不再局限于做一场活动联盟就解散了。另外,多数家居联盟的合伙成员多在8-12个品牌之间,橱柜、地板、瓷砖、卫浴、木门、吊顶、移门衣柜、家具、壁纸、冷暖等一个品类一家。
值得深思的是,无论是今年还是去年,家居行业发展都不容乐观,尤其是今年七月,作为家居行业的淡季,为何还会有企业会选择联盟?原因很简单,在旺季时消费群体多,一场活动吸引的人也多,每个品牌都想独占这些客户。但在淡季时消费群体减少,一个品牌单独举行活动投入大、压力大,参与联盟活动各个品牌就可以分摊营销成本,同时共享各个品牌的资源。比如旺季时一家做一场活动,要拿出5万元,但可能得来10万元的回馈。这笔生意很划算。但在淡季时候,再拿出5万元活动,却可能只得来三四万元的回馈。但联盟营销,一家可能只要拿出七八千元,却能得两三万元的回馈。
家居联盟现在势头火热,但联盟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各个联盟成员之间的矛盾。每一场联盟活动,各个合伙成员都平摊了投入费用,但最后所获得的回报不一。这可能会使获利小的商家心理不平衡,造成联盟溃散。”一位业内人士说,另外,对联盟商家来说最头疼的还是退单率高。每场联盟活动上都有很多“冲动型”的订单,还有一些消费者是冲着联盟活动签到送的精美礼品去的,这就暗藏着很多退单隐患。
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有时只会看中联盟中的某一个品牌,而只选择该品牌的话又可能享受不到联盟活动的让利,这就迫使消费者做出选择,是为了达到让利要求而不得不选择联盟中其他品牌,还是选择放弃联盟让利。另外,虽然联盟活动中各个商家的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对于刚需消费者来说,价格仍然相对较贵,即便在“联盟作战”的体制下,也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二三线品牌的价格相当。因此,对于那些购买力较弱的消费者来说,选择“家居联盟”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南京大部分家居联盟活动都只停留在价格让利的粗浅层面,这样的形式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或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绝对不是各个家居品牌发展的长远之计。”南京装饰材料商贸协会专业人士说,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联盟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让客户觉得选择联盟的产品比购买单一品牌更具附加值。





















